大罗天,八景宫。
太上手持着太极图,他站在那里,保持着祭出的姿势,却忘了自己要打谁。
他眼中露出千年难得一见的波澜,静静道:
“贫道,竟然失忆了?”
他只记得,好像看到邯山城里,有人出了一拳。
这一拳,让他心中生出了警惕之心。
他宁愿被气运反噬,也要杀了此人。
现在,记忆里却没有关于此人的半点因果,只看到子受站在那里。
“莫非是殷寿?”
太上话音落下,嘴角浮现出一道笑容。
“呵,呵。”
金角银角连打两个寒颤,默默靠近了八卦炉,把手伸向八卦炉的炉火。
“好冷……”
太上干巴巴的笑了两声,目光看向人间,此时已经自邯山而起的旋涡已经彻底席卷九州,以女娲神像为中心搅动着人间气运!
这些气运汹涌而至,从女娲神像上直冲九霄,似乎要突破某个屏障。
太上看着这座神像,眼中并无半点忌惮,喃喃开口:
“这么高的神像,怎么可能这么简单,就让你立起来了?”
太上话音落下,眼帘半阖,半睡半醒
……
此时。
冀州城,某处密室里,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脱下了身上的盔甲。
然后,他取下挂在神像上的赤铜长剑,走出冀州城门。
此剑上铭刻着人间诸火,剑柄之上刻着昆吾二字。
他握住昆吾剑,视线望向着朝歌,开口道:
“臣世受王恩,本不该行此事。”
“但为救小女,苏护宁愿背受万世骂名。”
“臣身上流着巫族的血,昆吾氏族训乃巫之力,诸天仙神管不了,大王您也管不了,臣除了答应共工氏的条件,别无他法。”
他话音落下,站在冀州城苍老的青石牌匾下方,开口道:
“大王,神迹误国,动摇国本,请大王推倒神像,以正视听。”
话音落下。
冀州城的人间气运,骤然间紊乱不堪。
流向女娲神像的人间气运,骤然一顿。
娲皇天。
女娲金钗斜插,高挽云鬓,眉头微微蹙起,淡淡道:
“平心,你也忍不住要争一争吗?”
……
与此同时。
四海之外。
三皇五帝流放罪臣的要服之地。
一道侵略性的目光,从一处高山之巅,看向冀州。
她身后矗立着一座怒目而视的神像。
这座神像蟒头人身,手缠青蟒,脚踏黑龙,通体遍布森寒的黑色鳞片。
“苏护,能灭祝融之火救你女儿的只有共工氏。”
“反商吧。”
一道声音在神像下方响起。
北海之外。
一辆马车已经奔行了三天三夜。早已远离大商境内。
他们前方,是人迹罕至的北海境外荒山!
此处,是妖兽之野,人族禁行!
大商铁骑也在这里止住了马蹄。
但这辆马车,毫不畏惧潜藏的妖兽,策马狂奔,继续奔着北方而去。
赶车的是一位剑眉星目的黑衣少年,车内坐着一个身体裹在黑袍之中的纤弱少女。
妲己明媚的眼眸看着远去的冀州,秀眉微蹙带着半分忧愁,酥软人心的声音传出车外。
“哥哥,我们究竟要往何处去?”
苏全忠看着北海之外,本不想说,但他沉吟片刻,还是开口道:
“父亲说,去海外,要服之地。”
妲己皱起了眉头。
“九州为帝畿,此外数千里,由近及远分为甸服、侯服、绥服、要服、荒服,合称五服。”
“这是禅让时代的叫法。”
“要服又称海外,不是三皇五帝流放罪臣恶徒的地方吗?”
“我们为什么要去这等荒凉的地方?”
车辙在大地上带起一道烟尘,苏全忠的复杂的声音在消散的烟尘中响起。
“因为从今日起……你我兄妹在大商境内,再无容身之地。”
妲己始终握紧的黑色兜帽突然松开,瞬间被疾驰的风吹落,露出她明眸绝色的脸容,此时这张俏脸上,却露出惊慌的神情。
她扑到了车前,抬高了声音,质问道:“你和父亲瞒着我做了什么?”
苏全忠道:“父亲为了灭掉你体内的祝融之血,答应了罪族共工氏,以死谏君,焚了女娲神像,坏了大商气运。”
妲己顿时呆立当场,面无血色,喃喃道:
“妲己死便死了,父亲何至于此。”
“大王继位之后励精图治,大商早已不是三皇五帝之时可以比的。亿万子民人人安居乐业,女娲神像也不过一月便完工了。”
第124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